初夏的会议室,门一推,刚登峰走了进来。
步履轻快,笑盈盈的,浑身是劲。
(相关资料图)
同事介绍,这是我们公司“铁打的人”,刚从外地回来,今天在开会,晚些时候又要去另一个城市。
密集行程里的刚登峰状态甚佳,坐定、发言、答问,有条不紊。
谈到尽兴处,他的手也会恰当地挥几下,去注解他的发言。
刚登峰“铁打的身体”铸就于求学时,他当年是交大院队的足球队主力,随队得过校内冠军,良好的锻炼习惯保持至今。
这个身体也让他尤其能适应高强度的节奏。他早年做地产研究员时,曾经密集跑过许多城市。每到一地,摊开地图,评估对象发展空间,接着前往楼盘工地、调研验证,再换个地方继续出差,这是常态。
成为基金经理后,他也非常喜欢亲身调研公司,这几年他的诸多重仓股都经历过他自己的严格考察。
他出手不多,但重而准,持股时间很长。
他管理过的睿轩三年定开基金,以年均约150%的换手率,获得了96.58%的期间收益率1(6年又121天),颇能体现其以基本面投资为基点、视野宽广、挑选长期牛股能力突出的投资特点。
高强度的投研生涯,刚登峰已经历了十四年。而这十四年他一共就服务了两个机构:东方红资管和如今的泉果基金。堪称选平台如选长线股的典范案例。
泉果有何特点吸引到他?
刚登峰说,他喜欢有良好投研文化的平台,投资和研究团队能够进行深度沟通是他这类风格基金经理的关键臂助。
泉果的团队能容纳不同风格、不同性格的投研人员。大家能协调也能沟通。该吵(争论)的时候也要吵一下,吵得再凶,也不会影响私底下的关系。”
这种文化,他乐在其中。
如此说来,“果行育德”的泉果,遇见“铁打”的刚登峰,是一种偶然,似乎也是一种必然。
2008年,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工科、硕士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的刚登峰,在东方证券资产管理业务总部找到了一份实习工作,从事买方研究。他第一个研究的行业是煤炭。
当年的东方证券资产管理业务总部尚在“低调发展”中,但大腕级投资管理人已然不少。如今泉果基金的三位创始人王国斌、任莉和姜荷泽都是团队核心成员。
其后,这支王牌团队于2010年全建制转入东方红资管,并基本搭就日后大放光彩的投研机制和团队人员。
刚登峰一直在这支团队里成长,他2009年开始研究房地产,2010年研究机械,2012年又涉足医药和消费,2013年转投资岗位后,研究视野进一步打开。
细数起来,他曾经专注研究过的行业,恰好以此对应近年红火的消费、新能源与煤炭地产,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缘分。
刚登峰是2008年实习,2009年正式入行的。在那前后入行的投研人员,注定将经历A股史上最大理论市场波动的“暴击”。
刚登峰最初实习时,第一个跟踪的行业是煤炭。这个行业在2008年上半年其他行业“万马齐喑”的状态下,景气度一枝独秀,仍然在创新高。
他持续跟踪的一家煤炭上市公司,2008年上半年甚至股价翻倍,傲视市场。
但时间转至下半年,整个煤炭行业突然景气大落,股价重挫。
上述的煤炭公司,在此后的5到10月份,5个月时间内跌了80%。
那一年,几乎是市场上下所有“周期研究员”的噩梦。基本面迅疾变脸和股价的极致起落,让研究人措手不及。
这亦引发刚登峰的思考,究竟该从哪个角度去研究行业和公司,又是什么关键因素在主导股价的波动?
早期的经历,也让刚登峰从入行之初,就有了足够的意识:对市场、对周期须有敬畏之心,投资上自满自得绝要不得。
2013年,刚登峰转做投资岗位。从几千万的小组合入手,开始了投资生涯。
这是另一次“低潮起步”。
2013年至2015年,是价值投资“备受压抑”的三年,刚登峰发现,他以“好公司、好价格”为标准挑选的企业表现持续落后。
那些具备长期竞争力的企业,尽管收获着业绩的提升,但当时无法获得市场的认可。
该如何度过“低潮期”,他陷入过持续的反思。
最终,他想明白:每个人都需要找到自己心中最认可的投资范式,并构建一个开放形态的框架,去不断囊括更多对行业的理解,和迭代的认知。
于他而言,从基本面出发,发掘中长期视角最具竞争力的企业,是他所有投资想法的依归。
随后,他坚持在“从长期视角,注重企业质地”的选股思路。
最终在2017年获得明显正收益,他管理的睿轩三年定开基金,亦在6年多时间内斩获96.58%的期间收益率1。
坚持和怀疑,低谷与高潮,是所有基金经理都要面对的场景。
经历过、克服过、又再次成功过的基金经理,更能在日后负重前行、一往无前。
2017年后,刚登峰的投资风格一如既往,坚持在长期优质个股上。
但这不意味着他没有思考和革新。
2020年初,他发现一些高质量股票增速趋低,且估值高企,这促使他做出一系列调整动作。
比如,卖出前述部分股票,买入了一些质量因子没有那么突出,但估值相对较低的公司,即所谓的组合质量因子的“下沉”。
但随后的结果显示,那些质量没有那么好的公司,当其经营出现波动的时候,股价回撤幅度更大。
相比之下,高估值的质量优秀公司,市场认知更高,容忍度也更高,回撤反而相对低。
刚登峰最终得出结论:长期来看,选股上还是要坚持质量因子。
刚登峰的长期选股能力名声在外,他是如何挑选的呢?
刚登峰自言,有以下几个关键点:
一方面要坚持对公司竞争力的关注,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产业周期的理解,尤其是对爆发期早期的研究和决策。
这是因为,当产业处于爆发期后,优秀公司的业绩爆发性会特别强,市场对之认识也会格外充分。
一旦产业真正爆发,优秀公司的股价就很难再有便宜时候,此后再找机会加仓会非常困难。
刚登峰还发现,不同的行业,当其处于Gartner曲线(技术成熟度曲线)不同的位置,业绩增长阶段的特征很不一样。
处于爆发期早期的行业,比如早期的消费电子、互联网服务、近年的新能源车,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值得梳理:
一是有现象级的产品出现;
二是该产品对产业链有巨大的拉动;
三是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兑现度很高。
具备这些特征的产业,最终更容易形成爆发,并在市场上带来一大批公司的价值提升。
而相比之下,比如VR、元宇宙等,最终没有真正爆发也是因为上述元素的缺位。
刚登峰不仅关注爆发期,对成熟期甚至衰退期的行业,也在挖掘机会。
比如,旧能源(电力)公司,在新能源产业爆发后,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就体现了这一逻辑路径。
刚登峰认为,这是因为两者的产业逻辑既有互相替代、也有互相依存的调整。
新能源长期来说固然是旧能源的替代。但在新能源建设的集中爆发期,整个市场的能源需求缺口进一步放大,这时候旧能源的续期也会同步提升,甚至供不应求。
所以,在成熟行业,可能更多的要从供给角度分析格局,也有可能会带来机会。
另外,随着经济转型进入到深化期,刚登峰也会更加关注传统产业供给侧的变化。去分析不同的产业类型面临的挑战,去看看公司是否真的接近发展天花板。
这是成熟期公司投资的“B面逻辑”。
近年备受关注的新能源车行业,也是刚登峰研究的重点。
他认为,相关行业已经不再是爆发性行业,有点像周期成长性的属性,进入到正常的经济周期里,变成普通的周期成长型的行业。
他认为,接下来真正有机会的是,那些有成本优势、产品价格也有点溢价,综合下来能够超额利润的公司。
而从产业角度来看,新能源是为数不多的真正有增量能力的行业。
市场未来出清以后,这个领域还是会产生一些增量的方向,只不过市场现在需要消化更多的偏交易层面的担忧。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领域距离“跌不动”已经很接近了,最近的几个利空,相关公司股价已经从敏感转向钝化,即是标志之一。
刚登峰表示,不同于市场上的一些观点,他对于未来的经济表现相对乐观。
他认为实体经济里,许多地方已经出现了反转的信号,现在只是在等待这些信号逐步落地为经济数据,并在市场眼前呈现。
他认为,2022年10月份是一个新的周期的转折点。
只要恢复正常,信心慢慢积累,经济的韧性、或者内在动能可能比大家想的要强。
包括2023年表现比较好的AI、中特估和家电,也有些共性:过去几年大家在这些领域的投入都不够,不是之前特别看好的方向,因此一旦有积极的变化,市场就有积极的表现。
这背后是,大家对其他重仓的方向上显得没那么有信心。但随着经济慢慢的复苏之后,会发现其他方向也会有积极变化。
所以,现在这个位置,他更愿意去挖掘,“跌不动了”,但是一旦向上,反而有弹性的东西。
体现在报表上,主要指的是,ROE(净资产收益率)水平比较高,(相对行业有)超额利润的企业。这样的企业更容易在下阶段有业绩表现,长期投资者也能拿得住。
1注:xxx睿轩三年定开期间收益率指产品2016/1/20-2022/5/20的复权收益率,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20.52%,收益率、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均经托管人复核。xxx睿轩三年定开(169103)基金合同生效日为2016/1/20,成立时全称为“东方红睿轩沪港深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首个封闭期自2016/1/20起至2019/1/18止;自2019/1/21起转换为上市开放式基金(LOF),基金名称变更为“东方红睿轩沪港深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LOF)”;于2019/4/24转型为“东方红睿轩三年定期开放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根据定期报告,该产品2017-2018年度、2019/4/24-2019/12/31、2022-2021年度、2021/1/1-2022/3/31业绩和比较基准分别为58.23%/18.84%、-23.27%/-17.10%、17.28%/0.70%、36.59%/15.43%、-9.23%/-5.21%、-16.12%/-9.96%。基金经理过往业绩并非个人成果,与所属平台整体投资研究、风险管理等方面能力密切相关。
风险提示: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不代表泉果基金的任何意见或建议,不构成泉果基金对未来的预测,所载信息仅供一般参考。前瞻性陈述具有不确定性风险,泉果基金不对任何依赖于本资料而采取的行为所导致的任何后果承担责任。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南极食品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2022077823号-13 联系邮箱: 317 493 1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