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苏浙两地有没有夜生活的讨论很多。
(资料图片)
词条“江苏是早睡早起的省”曾挂上热搜。浙江的夜生活也算不得丰富,杭州当地人常开玩笑说:“杭州的夜生活是在西湖边免费吹风。”话题热度正盛,此时杭州发布新政,提出打造“不夜天堂·乐购杭州”。政策重点是打造夜经济IP,鼓励餐饮、零售、娱乐、文化、书店等实体店铺在夜间10点至次日早晨6点提供服务。该方案已于7月25日开始施行,为期3年。
其实过去3年,在发展夜经济上,杭州始终想加快进度条。早在2020年7月,杭州便提出引导夜间消费意识,培育夜间消费市场,搭建夜间消费平台,延安路特色商业、运河文化、南宋文化等入选杭州首批“十大夜间经济集聚的夜地标”。此外,杭州还加大对商圈和商业街区外摆经营活动的支持力度,目前已有97个商圈明确放开了外摆。
这个夏天,政策一经发布,迅速引来“围观”。已经被贴上“夜生活荒漠”标签的杭州,此次能否凭借政策助力,趁势打造出一个“不夜天堂”?
位于杭州萧山的五七公社文创园由老的棉麻厂和煤炭厂厂房改建而来,今年3月开门营业,是当下时兴的网红目的地。整个文创园在设立时便瞄准夜间消费,下午4点开始营业。入驻商户五花八门,除了各类餐饮,还有滑雪体验、亲子摄影、汽车展示、露营设备销售等。无论哪种业态,即便是朝九晚五的设计公司,园区招商之初便明确要求,不得早于晚上10点关门,在此之前必须全部亮灯。
园区在规划阶段便把主干道位置留出来,经营长期夜市,固定摊主,每天出摊。根据面积不同,文创类每月摊位费800元到1200元,餐饮类每月摊位费1200元到2000元。园区实行比较系统的考核制度,摊主装扮成卡通人物“大黄蜂”,或是在社交平台上积累了不少粉丝,能为园区引流,则加分;若摊位周边卫生搞不好,出勤率不能保证,则扣分。专门的行政人员经常考核,低于75分的摊主可能会被劝退。
“一家卫生搞不好,或者灯暗下来,周边商户都会被影响,每个摊位都要为园区氛围造势,这样才显得热闹。”五七公社文创园运营总监张范华说,换句话说,每个摊位和商家都得提供比较优质的夜间消费服务,从而形成合力。
目前看来,造势的效果显著。一边逛,张范华随口向记者“显摆”摊主的优秀业绩,“这个彩票摊,一个月卖十几万元;这家汉堡也是网红,一天卖一两百个;一碗冰豆花,每天能卖四五千元。”园区周末每日进场人数在1.5万左右,每周社交媒体相关词条的浏览量超过160万次。
政策提供方便之后
前段时间,张范华接到通知,杭州提出打造“不夜天堂·乐购杭州”,政府鼓励提倡,尽量提供方便,具体怎么做,各家经营主体自由探索。
“尽量提供方便”,这话初看有些空,实际需要商家、园区和城市几方合力。一般来说,夜间用工成本会比白天高不少,夜间营业对物流、供应链的要求也更高。同时,园区要多配备起码10位夜间保安,夜市保洁也要增加人手,在公共区域随时待命,脏了便要收拾,保证就餐环境。
官河夜市邀请驻场乐队为园区氛围造势。受访者供图
张范华还给记者讲了一家酒吧的故事。文创园门口的马路比较窄,双车道通行,夜市火爆的时候需要交警封路维持秩序。一般在这种区域,不允许大型酒吧入驻。一家酒吧开出来,员工就有不少人,并且要热闹到天亮,给路政设施带来比较大的压力,交警也要熬到凌晨4点下班。考虑到夜间消费需求,经营审批给予方便,酒吧最终开起来了。
在更大的范围内,于一座城市而言,很多看似不起眼的“软服务”也能成为夜经济繁荣最有效的催化剂。杭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前期调研中,他们发现,公交夜间班次线路少、间隔时间过长,地铁结束运行时间较早等,都限制了消费群体在商圈停留的时长。此次新政征求意见期间,就有市民建议,设定夜间商场交通专线,这条建议已被采用,后期对于新开的商贸项目,也会在交通上着重考虑。
还有市民建议,夜生活街区要远离居民区,杭州很多早出晚归的上班族夜间更需要休息。杭州市商务局采纳了这条建议,后续将评估认定一批夜间经济集聚示范街区,并会同城管、消防等管理部门规范管理。
鼓励发展夜间经济,升级打造消费场景和消费环境,由“夜生活荒漠”到“不夜天堂”的转变,杭州正迈出重要一步。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南极食品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2022077823号-13 联系邮箱: 317 493 128@qq.com